雍正继位之谜,私下篡改遗诏(深宫秘史)

发布者:中华七剑 2019-7-11 12:52 来自: 世界之最

雍正这个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民间有很多传闻,雍正继位之谜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遗诏光明正大的继位,另一种就是雍正改诏篡位。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个皇子,但是直到去世都没有立皇太子,这也是雍正继位之谜的来源,隆科多传旨也受到多方猜忌。

一、遗诏继位说

1、雍正表现比较好,深得康熙的信赖,怎么证明呢?就是康熙61年病重的时候,派雍正代他到天坛祭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康熙把这么大的事情派雍正亲自代他去祭天,意思将来可能让他继位。

2、康熙临死这一天,康熙61年,11月13日,早上寅时,大约四点钟左右,康熙把他七个儿子和尚书隆科多,召到畅春园御榻前面,康熙向他们宣布了谕旨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康熙口谕,这是雍正继位之谜最明确的答案。

3、康熙遗诏,康熙死了留了一个遗诏,遗诏很长,最后关键的话和刚才说得一样。根据这三点理由,所以一些学者认为,雍正是根据康熙的遗诏继位是合法的,那就不存在雍正继位之谜说法了。

二、改诏篡位说

1、康熙让雍亲王代他天坛祭天,不能证明把皇位让他继承啊,那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就是军事了,那他派他皇十四子做抚远大将军,按照这个逻辑那也是让继承皇位,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

2、刚才说康熙临终前那个口谕,宣读口谕的时候,雍正没在场,因为雍正在天坛斋戒所要祭天,所以雍正没在场,但是就在这一天,雍亲王三次奉召到畅春园去见他父亲,上午八点钟左右,第一次见到他父亲。《清圣祖实录》有记载,康熙对雍亲王说,“朕病势日臻”,就是说我的病的情况逐渐见好,那这说明康熙这时候还不糊涂,还能说话,但是为什么没有告诉雍正说,你将来继我的位呀?有人说康熙保密,他跟七个儿子和尚书隆科多说了,怎么会跟继承人保密?不可能的。所以这些学者就说雍正继位之谜,康熙的这个谕旨是伪造的,是雍正篡位编造出来的。

3、就是刚才说那个雍正篡位的遗诏,在康熙54年的时候,康熙颁布一个诏书,很长。最后康熙说“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现在看到的这个康熙的遗诏,基本上是这个谕旨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见。就是最后加了一句话,就是我们刚才说那句话:“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这些学者就提出来,你这个康熙遗诏应该是康熙死之前就做了,他要同意,可是康熙死的时候没有宣布。康熙13号故去了,16号才拿出来,那这中间你雍正做了手脚。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康熙的这个遗诏,漏洞百出。怀疑前头那些文字是康熙的,后头关键这句话是雍正加上去的。

4、雍正知道他继承皇位,不是因为他看到诏书,不是因为他看到遗诏,也不是因为他亲耳听到他父亲的口谕,他自己说,是舅舅隆科多口传给他的。在帝制时代,谁继承皇位是第一等大事,这么大的事情,隆科多没有当着诸大臣的面,也没有当着诸皇子的面,宣布康熙的遗诏,单独跟雍正一个人说,没有旁证。

5、康熙死了之后。北京城九门戒严,亲王和皇子没有雍正的谕旨,任何人不许进入皇宫。就是康熙的儿子,到皇宫里吊唁他父亲的资格都受到了限制。所以这些学者说雍正这样做,说明他有鬼。

6、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在西北,得到他父亲故去之后,急忙到北京奔丧,快到北京的时候,就向胤禛奏报,说我先贺新君登极,还是先吊唁皇父?在理呀,雍正怎么答复的呢?让他不能进城,让他到河北遵化景陵去守着,后来就把他的胞弟皇十四子从东陵弄到景山的寿皇殿囚禁起来。你要正大光明的继承皇位,用不着这样子,他父亲正式有遗诏,哪个兄弟可抗拒?不可能。

7、雍正死了之后,他不埋在东陵,他埋在西陵。有人说,为什么雍正他不敢埋在清东陵呢?就是怕死了之后,他的灵魂不敢见他的祖父顺治和他的父亲康熙。

8、他继承皇位之后,对他的兄和弟进行了处理。从侧面说明他可能得位不正。

9、他继位之后,把帮助他继位出力最大的两个人,年羹尧和隆科多,都给杀了,杀人灭口,说明他得位不正。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理由,总之,改诏篡位说,就认为雍正篡改了康熙遗诏,篡夺了皇位。

大家都在看

  • 祖冲之的儿子发现惊天秘密:被沈括否定的真相

    祖冲之的儿子发现惊天秘密:被沈括否定的真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的儿子名叫祖暅(gng),也是一位优秀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暅在观测天象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是北极星的变化,他虽然未能推测出原因 历史趣闻06-02

  • 北魏南朝对峙百年,隋朝一年灭之,原因两字概括

    北魏南朝对峙百年,隋朝一年灭之,原因两字 司马晋灭三国统一天下后,中国大地曾短暂安宁,但不久后便迎来了五胡乱华的大乱世。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与汉人争夺土地,使得华夏大地陷入长达三百年的动荡。东晋虽偏安南方,但中原地区 历史趣闻06-01

  •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如何安排四春娘娘

    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如何安排四春娘娘 清朝末期,咸丰皇帝的早逝为慈禧太后的权谋之路埋下了伏笔。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他所留下的四位娘娘,被后人称之为四春娘娘,她们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下,晋封为妃,在宫中安稳度过余生。 历史趣闻05-31

  • 杨贵妃之死后,李隆基的晚年命运与甘露殿软禁

    杨贵妃之死后,李隆基的晚年命运与甘露殿软 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凄惨,这凄凉的结局却源自他早年的错误决策。潼关之战中,李隆基的指挥失误导致大军溃败,给安史叛乱留下了可乘之机。为了保命,他不惜丢弃长安城,带着杨贵妃 历史趣闻05-31

  • 历史人物评价:呼延庆的两面形象

    历史人物评价:呼延庆的两面形象 随时代的发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充满了主观臆断和刻板印象。即便在现代,也常有人对古代历史人物进行过度褒贬,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呼延庆,他身上的争议备受关注。 人们 历史趣闻05-31

  • 丹阳公主的蠢驸马的故事

    丹阳公主的蠢驸马的故事 丹阳公主的驸马是唐初时期三大名将之一薛万彻,薛万彻为唐王朝的建立创下了赫赫的战功,被封为驸马之后升官为代州都督,但却被后人称为丹阳公主的蠢驸马。 薛万彻是一个老大粗,率兵 历史趣闻05-02

  • 郑板桥的晚年故事

    郑板桥的晚年故事 郑板桥是清代知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中晚年时期以卖画为生,被称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郑板桥十分擅长画松,石竹,兰等物,画兰竹已有50多年。以竹自喻是他经典的晚年故事。 历史趣闻05-02

  • 祝枝山写联骂财主的典故

    祝枝山写联骂财主的典故 祝枝山是明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聪明机智,经常用自己的智慧为百姓谋取福利,当他遇到一个仗势欺人的财主时,他思索后决定用对联的方式教训这个无恶不做的财主。 这个财主 历史趣闻04-29

  • 见而奇宠:北齐淑妃冯小怜的邀宠秘术的故事

    见而奇宠:北齐淑妃冯小怜的邀宠秘术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北齐是一个短暂却颇具传奇色彩的王朝。淑妃冯小怜的故事成为了这段历史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篇章。她以非凡的美丽和独特的邀宠秘术,深深地影响了北齐的政治和宫 历史趣闻04-29

  • 董狐直笔的故事

    董狐直笔的故事 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名史官,直笔意为根据事实记载真实情况,表达了敢于直面权贵,尊重事实的正直感。 相传在公元621年,晋襄公的儿子晋灵公继位,当时晋灵公年纪尚小,一切朝政都 历史趣闻04-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