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事学院最牛毕业生多厉害?廖汉生将军:我刚毕业就当院长
请大家点赞关注头条号“杰瑞哥侃历史”,今后会为大家讲述更精彩的历史故事,带您一同重温过往的峥嵘岁月!
1954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在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长篇发言,专门讲到了培养高级将领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在南京军事学院设立战役系的构想,全系计划招收30到60名学员。
刘伯承一向致力于将解放军发展成一支正规化部队,为此甚至搁置争议,将被俘的原国军将领请来当教官。
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设立后,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李天佑、张震等52名我军高级将领成为第一批学员。1955年授衔时,这52人中有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2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25人被授予少将军衔,战役系也成了有名的“将军系”。

我军高级将领在天安门城楼上
这些军中将才们毕业后都被委以重任,为新中国国防事业发光发热,但同样毕业于战役系的廖汉生中将,毕业后哪也没去,居然留校做了院长!
学员刚毕业就当院长,这样的事别说在中国,就是纵观世界也是闻所未闻。
不管论资历还是战功,廖汉生都不是这52人中最厉害的,那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何以能一毕业就接替刘伯承元帅成为南京军事学院院长?
竟敢当面顶撞彭德怀
在我军中,廖汉生除了是开国中将,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
他是贺龙元帅的外甥。
廖汉生的父亲廖兰湘是一位知识分子,被贺龙劝进军中做了个笔杆子。廖汉生小时候在街上玩耍时,刚好碰见贺龙的军队经过家乡,廖汉生不知道是舅舅的军队,便一直盯着他们看。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般老百姓对当兵的很害怕,而廖汉生却对这支队伍毫不畏惧,眼神就像孩子见到从没玩过的玩具一样,充满好奇。
贺龙觉得新鲜,便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胆子不小啊,你还敢看兵呢!”
廖汉生大声回答:“我爸叫廖兰湘!”
贺龙哈哈大笑:“原来是兰湘兄的儿子,我就是你贺叔叔。”
“原来是胡子叔叔啊!”廖汉生看着贺龙的胡子,回答道。

年轻时的贺龙
这是廖汉生和贺龙第一次正式见面。从那时起,贺龙就认定了这小子是块当兵的好材料。后来,贺龙将自己二姐的女儿与廖汉生定了娃娃亲,廖汉生中学一毕业就回乡参加了革命。
作为共产党革命队伍里少有的知识分子,廖汉生很受上级的器重,直接被分到了严重缺乏知识分子的红二军团。廖汉生在那里职务升得很快,红军开始长征时已经做到了红9师政委。
整个抗战期间,廖汉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贺龙的120师麾下作战,在舅舅那里他更是如鱼得水。贺龙从来不偏着自己的外甥,对他的要求反而比其他部下高得多,廖汉生在120师既当过冲锋陷阵的沙场悍将,又当过搞政治工作的政委,后来还离开贺龙去了新四军任职,可谓是一员文武双全的战场多面手。
廖汉生的战斗故事笔者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曾和彭德怀顶撞过。
那是在1947年的榆林战役,廖汉生担任西北野战军1纵政委。按照彭德怀的部署,廖汉生要协助1纵司令员贺炳炎一同完成对榆林的攻城任务。
西野装备较差,即便是实力最强的1纵也只有一门弹药十分有限的土炮。
廖汉生深知这场战斗必须速战速决,如果国民党援军及时赶到或是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时间完成炮火准备,那西野1纵就必败无疑。
后来果然如此,1纵这点火力对榆林城墙造成的伤害极其有限,反而国军以他们的火力优势不停地向我军阵地倾泻炮弹,造成官兵极大伤亡。

年轻时的廖汉生
看着被敌人火炮炸烂轰碎的烈士,廖汉生很是失落,眼看敌人援军就要到了,为避免攻城部队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他和贺炳炎命令1纵撤出攻城战斗。
他们刚刚撤到安全区域,司令员彭德怀的电话就打来了。
“你们的仗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拿不下榆林?!”电话里传来彭总的怒吼声。
还没等廖汉生解释,彭总就像连珠炮一样开骂:“都说贺龙的兵能打仗,会打仗,我看也不过如此!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贺龙的脸都让你们1纵丢尽了!”
虽然彭德怀的火爆脾气人尽皆知,但这话还是让廖汉生气炸了,彭老总骂自己可以,骂老首长可不行,更何况这人还是自己的舅舅。
“您说我就算了,说我的老首长干什么?”
然后,廖汉生和彭德怀就在电话里爆发了惊天大吵,甚至连司令员贺炳炎也加入了争执,因为贺炳炎曾也是贺龙的老部下。
三人吵到最后,廖汉生扔下一句话:“我让你好好看看,贺龙带出来的兵到底什么样!”
说罢,廖汉生直接气愤地挂掉了电话。
听闻此事的贺龙气得拿起烟斗对着贺炳炎和廖汉生就是一顿敲打:“彭总的命令,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必须执行,没有价钱可讲!你们俩居然敢跟彭总顶牛,要给我好好检讨!”

贺龙和妻子
两人检讨之后,彭总甚至也反省了自己:“这件事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有不同意见说出来是好事,哪怕骂娘也没关系。以后我们的指挥方法要改进,相互沟通,坦诚相见。”
看得出,彭德怀其实挺喜欢这两个部下,尤其是廖汉生,他身上这种爽朗率真的秉性倒还真和自己有几分相像。
彭总对下属的严格是出了名的,脾气火爆也是出了名的,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西北野战军条件艰苦,装备较差且强敌环伺,打仗靠的就是上下一心,将士用命,如果前线将领欠缺战斗意志那便打不了胜仗,所以彭总才会用激烈的语言怒骂那些没有达到他要求的下属,哪怕是情有可原的。
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导致有些将领没能达到战略目的,我们今天看来是可以谅解的。彭总虽在心里也谅解这种行为,但嘴上却不行,因为他是最高统帅,如果在嘴上轻易原谅作战不力的将领,久而久之军中便会产生一种消极作战的风气,大大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对于缺兵少将、装备薄弱的西野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彭总的苦心,同为军人的廖汉生自然是懂的。
南京军事学院
经过上次那场风波后,廖汉生在西野反而越来越得到彭总的器重,在兰州战役、扶眉战役等一系列著名战役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贺炳炎和廖汉生这两位贺龙的老部下在彭德怀那里也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猛将。

建国后的廖汉生中将
彭老总虽然骂过廖汉生,但一直很器重这位部下,在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时,彭总想请廖汉生出任兵团政委,廖汉生因为资历不够拒绝了。
抗美援朝结束后,已经荣誉满身的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随即又向中央推荐廖汉生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要知道后来授衔,廖汉生是被授予中将的,而国防部副部长至少也得是上将,而彭德怀将他破格任命,足见他对廖汉生的器重。
让廖汉生没有想到的是,这还不是最破格的一次。
1954年11月,廖汉生和其他51名我军高级将领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由于战役系的学员在55年全部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所以该系又被称为“将军系”。
廖汉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虽然自己是知识分子出身,在军中也算个文化人,但他深感自己对现代军事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朝鲜战场的“联合国军”更是令他看到了世界顶尖军事强国的实力。战争年代时间紧张,廖汉生一直都是边学边做,仗也是边打边琢磨,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一次,即便过去在延安抗大学习过的将领也大都是速成,没有经历过货真价实的正规军事教育。
这次就不一样了,院长刘伯承在战役系给了他们将三年的学制,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好好学习了。
战役系的学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年是预科,专门打基础,总训练时间是1200小时,其中用于补习文化的时间就占到了1000小时,共设4门课程:语文,数学,理化常识,地理。预科考试通过后便进入正科学制,再完成接下来的两年学习。

今天的南京军事学院(旧址)
刘伯承用了因材施教的法子,那些不用补习文化的将领可以不参加预科学习,所以参加预科学习的只有30多名将领。他们被刘伯承分成了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甲组学习初中三年级的语文,初中一年级的数学;乙组学习初中一二年级的语文,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丙组则学习小学五六年级的语文,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
刘伯承还规定,水平较高的甲组学员在预科毕业时,必须达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和高中一年级数学的水平。
至于理化常识,学员们主要学习和军事有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其中包括电学、火药、武器设备等等,还有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理课主要讲军事地理,尤其是在军事中非常重要的识图用图,内容延伸到了中国地理甚至外国地理。
这些学科都很有意思,30多名学员学起来也觉得有趣。
50年代,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学院建立后自己培养出来的,也就是从我军师、团干部中选出一些适合搞军事教育的同志到南京站讲台;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报名参军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刘伯承招募过来当教员,专门教授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
三是原国民党军队中的起义、被俘将领,他们很多都有过正规军事教育甚至留洋经历,对现代军事的发展很了解,还有实战经验,比如林遵、郭汝瑰、邱维达等人,甚至廖耀湘都被刘帅喊去讲过课。他们的讲课内容就很专业了,涵盖了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军事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南京军事学院受训的高级将领
战役系的将领们最小40岁出头,最大的有近50岁,每个人平均都有20多年的战斗经验,即便院长刘伯承已经反复跟他们灌输“来到军校都是学员”、“放下首长的架子”的思想,但当一群资历深厚的老将军面对讲台上比他们年轻几十岁的教员时,这一幕还是很值得让人调侃一番的。
“下级教上级”、“老百姓教军人”、“没胡子的教有胡子的”、“打败仗的教打胜仗的”......这些调侃的话语经常在学员们的茶余饭后出现,但学员们都很自觉,即便是年轻大学生和之前的下属来上课,他们也会在上课前起立、敬礼、报告,丝毫没有首长的架子。
1955年9月1日,也就是距离授衔仪式不到一个月,战役系学员全部通过预科学习考试,正式转入正科学习,并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廖汉生是第二组组长。
在南京军事学院,刘伯承是最让大家尊敬的人。尤其是廖汉生,对这位文武双全的“儒帅”打心眼里佩服,说他又会打仗又会办学校,一只眼睛受伤了却坚持看文件,甚至还亲自编教材,讲课,批阅试卷。南京的夏天骄阳似火,52名学员穿着短袖还嫌热,而刘伯承每次参加研讨会都是穿着笔挺的军装,为所有学员树立好良好的军人形象。
在南京军事学院“将军系”的日子是充实快乐的,大家都在学习中一起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碰上节假日,他们常常结伴外出去中山陵游览,那高高的上千级台阶便成了他们的“新战场”,十几个高级将领排成一排一跃而上,看谁先到终点;有时他们又会去夫子庙、秦淮河游览一番,又是逛街又是买纪念品,爱喝酒的干部还会走进小酒馆痛饮一场。

南京军事学院的领导和学员(右二为刘伯承)
不得不说,这次学习,让很多之前属于不同部队将领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就在这种环境下,廖汉生和众多高级将领度过了他们人生中宝贵而又充实的近三年时间。
“你留下来当军事学院院长!”
1957年7月,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的52名学员全部通过了毕业考试,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学习。他们毕业以后由中央军委分配,大多数人都担任了全国各大军区、各大兵种的高级将领职务。
其中,杨得志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担任军委炮兵司令员,刘震担任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韩先楚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贺晋年担任军委装甲兵司令员......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新职务,开启了军旅生活的新篇章,即便大家相隔千里,也都没有忘记当年在南京的同窗之谊。
廖汉生是个不忘初心的人,他很长时间都在西北军区带兵,对那片土地有感情,所以即便分配工作是组织上的事,廖汉生还是希望能回西部任职。在他们入学之前,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毕业后就变成13大军区了。廖汉生希望自己能到新疆军区任职,因为新疆军区司令员王恩茂还兼任了军区政委和新疆党委第一书记,廖汉生想过去帮他分担一下。
但当他和萧华谈这件事的时候,萧华的答复令他大吃一惊。
因为萧华告诉他的是:“你不能去新疆,要留下来当军事学院院长。”

毛主席和廖汉生(右)
廖汉生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要我当院长?”
萧华点点头。
这大概是廖汉生这辈子听到的最令他意想不到的任命了,如果说萧华拒绝了他去新疆的请求倒还好说,可当军事学院院长的事情未免太令人啼笑皆非了。廖汉生深知自己在军事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实践的地方,无论战功资历还是办学水平,自己比院长刘伯承差远了,如何能接任他的职务呢?
再说了,这世上也没有在校学生一毕业就当校长的啊,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想罢,廖汉生连连推辞:“不行,不行,我是第一次在军事学院学习,是来当学生的,我这个学生一毕业就当院长,哪有这样的事?”
萧华问:“那你说说,为什么不行?”
“原来的院长是刘伯承元帅当的,我这个中将去接任元帅的位置,行吗?再说,我本身的能力也不行,”廖汉生一板一眼地解释,“对现代化、正规化的军事科学教育工作,我只有当学生的那么一点体会,只有刚刚学到的那么一点知识,缺乏组织实施和深入研究的经验。”
这个院长之职,廖汉生本来是要坚决辞掉的,后来这事儿惊动了国防部长彭德怀,竟当面找他谈话。要知道,萧华当时已经是中央委员了,由他带给廖汉生的消息就是中央军委的意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项任命其实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至于廖汉生所谓的什么“中将不适合接任元帅的职务”,在萧华眼里那就是站不住脚的借口。

刘伯承元帅
眼看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廖汉生只得同意:“好吧,既然一定要我当,我就当。”
军事学院毕业生直接升任院长,这在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廖汉生在创下一个记录的同时,也创造了一段佳话。
中央军委为什么要让刚毕业廖汉生接替刘伯承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原因也很耐人寻味。
廖汉生毕业后还不到50岁,在军队中资历深厚,不管从事军事工作还是政治工作都很拿手,属于军政双优干部,在军校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还当过国防部副部长。50年代,军委认为在让高级将领去军校受训的同时,还要在重要岗位上培养年轻干部,所以让廖汉生出任军事学院院长很合适。廖汉生在院长之位上也能更熟悉现代的军事和将领的管理培训,以便将来胜任责任更重大的职务。
过去之所以让刘伯承元帅当院长,并不是因为军事学院院长只有元帅才能胜任,而是受训学员都是开国元勋,尤其是被称为“将军系”的战役系,如果院长级别不够高就难以服众,就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这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而当军事学院的运行趋于平稳之后,就可以大胆起用中将级别左右的将领出任院长,像廖汉生这种信仰坚定、文武双全而又年富力强的将领,正是当院长的最佳人选。
当然,这其中也绝对少不了彭德怀和贺龙两位老首长的举荐。

成为军事学院院长之后的廖汉生
当时那个条件下,为了迎合军队的发展需要,有时是可以适当摒弃一些不必要的人事规则的。只要干部年轻有为,在军队里资历不错,都是可以大胆起用、破格提拔的。只要此人一心为国为民,爱党爱兵,办事能力什么的都可以历练。
于是,廖汉生这个学员毕业后直接接过了刘伯承的院长之位,成了南京军事学院第二任院长,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三年。
后来的廖汉生担任过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成为了中国军队最重要时期的栋梁之才。
(全文完)
大家都在看
-
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十位开国中将,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铁血战将 开国中将里最能打的十位将军,没上过军校却把西方列强打服了。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将领,硬是靠二十多年战场拼杀,练就了一身真本事。梁兴初带出“万岁军”,秦基伟死守上甘岭,陶勇炮轰英国军舰——他们用战绩证明:战 ... 军事之最07-19
-
除了毛主席,我军中能被称为“军事天才”的还有3人,他们是谁? 1644年,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施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与世界脱轨,领先世界几千年之久中国开始逐步落后于西方,使得地大物博却无自保能力的中国成 ... 军事之最07-19
-
史上公认的三大军事奇才,拿破仑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都来自中国 文 | 地缘历史档案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你可能以为世界军事史上最顶尖的天才非拿破仑莫属。错了。他确实强,但只能排第三。如 ... 军事之最07-19
-
铁甲禁令:解码中国古代最严苛的军事管制 公元前154年的长安廷尉府内,七旬老将周亚夫凝视着牢房石壁上斑驳的苔痕。五日前,当廷尉质问"君侯纵不反地下,亦欲反地下耶"时,这位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名将突然剧烈咳嗽,殷红的血沫溅在青灰色的石砖上。 ... 军事之最07-19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西点军校复盘也打不出来 2024年,随着一则关于毛主席被誉为“我军顶级军事天才”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中外军事学界掀起新一轮激烈讨论。有人称,哪怕是全球最著名的西点军校,也难以复盘出毛主席所指挥过的那些惊世之战。“他打的仗,西 ... 军事之最07-17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神陨落背后的千古疑案 图片取自网络公元前229年冬夜,邯郸城死寂如墓。相国府内,李牧猛然抽出佩剑,寒光映亮案头未写完的《御秦策》。院外甲士的脚步声如雷逼近,火把将窗纸染成血色。"将军快走!"亲卫撞开门嘶喊,"王令已至 ... 军事之最07-17
-
美澳主导19国"护身军刀"军演创规模之最 七月的南半球寒风凛冽,澳大利亚海岸线却因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盛宴而沸腾。2025年7月13日,由美澳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多国联合演习在澳大利亚全域拉开帷幕,这场持续23天、横跨两大洲的军事行动,以其空前 ... 军事之最07-17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左宗棠这个名字,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太在意过,反正梁启超算是下了定论,说他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光这帽子压下来,谁都得愣半天!可要是细细扒拉他的来路,反倒有点不忍心——说不上多厉害,也没有出将入相的门第 ... 军事之最07-13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 ... 军事之最07-13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他出身平凡,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楚汉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战术智慧、战略布局,甚至个人命运,都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 军事之最07-12
相关文章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 “兵仙”韩信: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 重谋势、善造势、巧乘势、因势利导是毛主席军事谋略的高超艺术。
- 谁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军事助手?
- 为什么毛主席被称为军事奇才,千年一遇?你看看长征时的三件事
- 韩信:汉初的军事奇才与“兵家之祖”
- 韩信: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强?
-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 百年难遇:全球3大军事强国同年阅兵,美国这次已经先拉了?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