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之南古城曾经的厚重 作者:武文英
(一)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城市,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民族连续绵延的记忆载体。在城市的建设中,每个时代都行进在自己的轨迹之上,刻下自己的文化符号,留下自己的发展痕迹。
从史学的角度,有人说,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
头北,尾南,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如李隆基诗曰:“城池凤翔余”的建筑格局,一座家园城市,是北方一座古城,用时光积淀下的厚重文脉。
一道辙印,就是一段历史。如今,晋阳古城淹没于绿野村庄之下,遗址层位叠加,别样沧桑,遗存尤其丰富,城容城貌依然迸发着曾经的壮观与瑰丽。
今天的太原古县城,城内遗留有县衙官署,庙宇寺院,随处可见的民居建筑,无不彰显着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
东西南北呈十字状的四条主街,格局脉络清晰,街巷肌理规整,各种业态分布于不同的街区。每一条街,川流不息的人,脸上绽放出一捧灿烂;每一条巷,接踵而至的人,脚下都是一片轻盈。夕阳余晖轻轻洒落,繁华祥和的古县城处处洋溢着朦胧和诗意。
从古到今,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时光积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太原古县城是晋阳古城文脉的传承和延续,书写着三晋大地厚重的历史,流传曾经发生的故事。
在历朝历代的政权更迭中,古城一次次涅槃,又一次次浴火重生。熊熊烈火中,饱受痛苦与轮回,残灰里蝶变,获得新生。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生,一种极致,一种震撼之美,让羽更丰,生命更旺,更富传奇。
将飞翼伏,交叠的翅膀,昂扬地拍出生命之歌。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一只凤凰轮回了一座老城的厚重。
赵氏与凤凰落晋阳的故事在这里流传,经久不息。

(二)
太原盆地北缘,背依龙山,天之屏障,面临汾河,西畔千畴沃野,南凭晋水,清澈如玉,常年不息,北有盂邑之地,车马粼粼。地理环境自然形成,乃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
“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 “踞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卿大夫、诸侯列国,虎视眈眈,必争之地。
董安于,春秋末晋国人。
年轻时“进秉笔,赞为命名,称于前人”。后为晋卿赵鞅的心腹家臣,“蓍其股肱,以从司马,苛慝不产”。“端委韠带,以随宰人,民无二心”。“察阴奸,搏谍贼”。
谙韬兵旅之事,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居安思危,退而择其远,避诸侯众卿之强,以蓄赵氏之锐。
公元前497年,择晋水之阳,圈筑城墙,坚厚的夯土为墙体,坚韧的灌木为墙骨;大胆探索创新,将宫殿廊柱,一改石为柱础石的常规,以铜为柱础,如遇战事,可将灌木、铜柱取出,以打造兵器,最具发明创造的先进建筑工艺。城池取名晋阳,为建筑与军事上的伟大创举,为赵氏赢得了转机。
依山旁水,根据地的建立,晋阳古城载入史册,开始书写自己的那页辉煌历史。董安于古晋阳城的肇建人,赵国开国第一功臣。
诸国抗衡角逐,赵氏势单力薄,而晋阳城,就成为其可靠的后方和军事堡垒。“吾城郭已治,守备已具。钱粟已足,甲兵有余”。
争霸不断,混战四起。赵氏凭借晋阳城多次转危为安,抗衡力量日渐壮大,日渐崛起。“亡不能存,危不能安”,以“唇亡齿寒”的教训,联合韩、魏,三分晋室,“春秋五霸”之一晋国解体,三晋格局形成,创建赵国。
至此,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社会瓦解,进入封建社会。晋阳城,被认同为历史进程的一个路标,春秋时代走进战国时代,战国七雄的格局开始形成。
董安于用他的耿耿忠心,殚精竭虑,助力赵鞅争夺天下;用他的悲壮,换取赵氏日后之雄起。晋阳古城成为赵国的初都,后定为都城。
之后的七百余年,晋阳古城遭受战火毁坏。西晋时大兴土木,对其修缮并加以扩建,“建府朝,造市狱”,商贾得市,农人复耕,成为“鸡犬之音复相接矣”之都市。
晋阳城,是太原史上第一座古城,后成为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大都会。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

(三)
又说,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先有晋阳,后有汉唐。正是晋阳古城深厚的文化基石,托起了汉唐盛世。
人类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同时,先进的文化造就了人类杰出的人才。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群雄逐鹿,改朝换代,非人力之所能移。南北朝时期,晋阳古城成为北齐的别都,曾有七位皇帝,四十五年据守晋阳古城,以此为根据地,争夺天下。
又听得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呐喊声声,大唐开基立业,扩建晋阳古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越发突显,视之为其北方之都。
唐朝时期,万物安宁,晋阳城四通八达,巍然壮观,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处于中心城市之要位,空前繁荣,达到鼎盛,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享誉江河南北。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晋阳古城,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
晋阳古城在唐代形成“跨汾连堞”三城并举的大格局,“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
风水宝地,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唐由盛转向衰亡,五代兵变四起,十国分裂纷争,“极目千里,无复烟火”。
乱世出英才,不乏“真龙天子”,汉文帝“龙潜”晋阳十六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晋阳又几易其主,而就有人对其着实情有独钟。
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后唐、后晋、北汉皆在此称帝设立国都,或是陪都,称雄一方。

(四)
晋阳古城,城高池深,雄伟而坚不可摧,可谓世界军事史上之最,历经铁与血的拼杀与相搏,抵抗了一千四百七十六年的风雨。
赵匡胤、赵匡义御驾亲征,三下河东,最终攻破北汉都城晋阳。
为斩断“龙脉”,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人为的一把战火,让一座历史文明古城,突然间被野蛮地化成灰烬,城池被毁于一旦。然仍不尽兴,无情无度,又引汾水、晋水漫灌废墟,将其彻底淹没,夷为荒滩,最终“龙城”被毁城灭迹。
从此,先后做了“十二朝古都”的晋阳古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泯灭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存世近一千五百年的文化古城沉埋于地下。
晋阳古城,曾经的繁华,被灰烬于火海,被坍毁于泥沙洪流之中,曾经受庇于其下的一切都遭到了毁灭,留下的满是残垣断壁,狼藉一片。
那把疯狂的烈火,肆无忌惮,吞噬了一切,那股脱缰的洪流,咆哮横流,让所有不堪一击,全覆盖在它的统治之下。文化古城遭遇空前的一场大灾难,是对历史文化的一次大浩劫,一次大摧残。山河呜咽,草木含悲,哀哉痛哉惜哉!
之后,宋朝在晋阳故城址上修建平晋城,并新建太原府城,晋阳文化在新址上续写。明代初年,平晋城被洪水冲毁,后迁址于古晋阳遗址上南关村,改平晋县为太原县。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明初,太原县城历经从始建到逐渐完善落成,成为继晋阳古城被毁后又一座屹立于其遗址上的“凤凰城”。扩建后的太原县城,再现“凤凰展翅”的城市风貌,定为“九边”重镇之一,与明王朝共始终。清朝时期,也在不断加以修缮。
再后来,因战乱、人为等因素,太原古县城损毁严重,逐渐衰败,历经坎坷磨难,而曾经的九街十八巷的格局得以保留,曾经的街巷和主要历史建筑脉络构架还在,曾经的古城风貌犹存,雄姿依旧。
跨越了两千五百年时空,三晋之胜,以古晋阳城为最。
或是晋阳古城,或是战国七雄之赵国,战火中早已灰飞烟灭。政治家、建筑师董安于却饮誉史册,两千五百年之后,他的名字依旧鲜活。
金代文学家,“北方文雄”元好问《过晋阳古城书事》:“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十里。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无情的兵刀水火,毁灭了这座有形的城池,却无法毁灭掉那种无形而厚重的文化,晋阳古城作为晋阳文化的源头,古城虽已消失,文化依旧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至今随时都可找到它曾经的印痕,晋阳成为山西的雅称。

(五)
追本溯源,人文荟萃,卧虎藏龙,唐文化从这里开始,走向繁荣,成就“贞观之治”,开辟开元盛世。
号称唐之根,晋之源,龙兴之地。
“黄河远上白云间”,“欲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城墙之上,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感慨之余,能否相遇“边塞诗人”王之焕,故地重游?
抑或能邂逅“诗魔”白居易回乡省亲,“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时无声胜有声”好一番意境,在古城上亲临,人之幸事,足矣!
晚霞尽染,古城已是灯花阑珊。繁星闪烁,满天流萤明朗,金代诗人李汾,一介布衣,在废墟上的晋阳故地长大。文采风流,不让古人。《陕州》:“黄河城下水澄澄,送别秋风似洞庭。李白形骸虽放浪,并州豪杰未凋零”,自称“并州豪杰”,而就这“并州豪杰”四字,确为李汾生色。漫步古城之夜,抑或能听得他即兴作诗一首,《夏夜》:“鸦衔瞑色投林急,萤曳余光入草深”。
夜幕降临,远眺汾河,是否还有一叶扁舟划过,可否能听见从江边传来乔吉《中吕·满庭芳·渔父词》曲调?“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箬笠底风云缥缈,钓竿头活计萧条。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悠悠的曲调,浓浓的晋阳乡音。
乔吉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虽生计萧条艰难,仍乐观豁达,江边吹箫自娱,勾勒出一幅明净疏朗的江边夜景,或许这首曲作就写在家乡汾河渡口处。
整合世纪风云于笔端,以一部《三国演义》巨作,将一百年的历史尽收于眼底,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度完成,揭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历史赋予他“中国小说的鼻祖”、“中国古代小说之王”。作者正是众所周知的罗贯中,晋阳城是他的出生地。山东纪念馆有对联“至圣尼山孔夫子,大贤东原罗贯中”,是对这位中国文化史巨人崇高的评价。
王沈,晋阳人,善写文章,文武并用,“胸怀经纶典籍,才识博通”,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时期大臣、史学家,《晋书》“帝礼遇王沈,呼为文籍先生”。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王沈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中登场,将会怎样?读而便知。
傅青主,名傅山,清代学者,集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于一身“吾书不如吾画,吾画不如吾医”。情注于生养之地,曾为晋祠千年古柏,挥毫泼墨,“晋源之柏第一章”的题字,成“晋祠三绝”之一。在晋祠,建有《傅山纪念馆》,云陶洞,傅山曾在此隐居,被命名为“石洞茶烟”,晋祠八景之一。
再去晋祠时,一定会是触景生情,古柏下吟诵他的《古柏歌》:“左柏右柏幽影寒,客子徘徊于其间。右柏左柏幽影淡,客子歌罢高云散。”
阎若璩,被尊为清代“汉学之冠”,穿行踏足于家乡的山川草木间,“事必求其根底,言必求其依据,旁参互证”,将对故土的一腔情愫,以晋阳城古地名,为自己取号“潜丘居士”,开创“以虚证实,以实证虚”考证之风。

(六)
古楼,石基飞檐;庙宇,青砖琉璃。民居,曾经有过属于它的辉煌岁月;老商号,吆喝出自己独特的招牌。
石板小巷,裸露出岁月斑驳痕迹,古宅老院,街头巷尾,沉淀下生活中许多故事;酒肆茶楼,商铺作坊,收藏着很多扑朔迷离的传说。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
九街十八巷,一步一景,这里,有过风花雪月的繁华,也留下人走茶凉的悲伤。
古城墙不染尘嚣,雄立一方,只是千年时光划过,斑驳了青砖,风雨侵蚀了它当年的风光,岁月摧残出了它一身的沧桑。
烈日下,古城裸露着愈发泛黄的的容颜。
“谁能拔剑将日月勾勒,谁题下壁画里鬼神若脱,谁将人间万物于三尺惟幄,谁在流光里留下晋阳传说,点墨将画卷在千年定格,再见那一笔丹青,仍将惊艳如昨……!”

(七)
晋阳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而古老的三晋文化。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弹指一挥间,樯橹灰飞烟灭。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是换了人间。王朝更迭兴亡,沉淀下的是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走进古城,静谧而悠闲,这里看不到商业化的浮躁,满满的生活气息。身着一袭汉服,扑面而来的是岁月远古的风,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忘我地沉浸于青砖灰瓦之中,徜徉于街巷小院,犹如穿越时空。
每一条街巷,昔时人已没,而汾河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处,有的只是历史厚重的沉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翻阅历史,晋阳古城,北方重镇,北方草原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融通。辉煌的历史,被赋予浓墨重彩,灿烂的文化让人们难以释怀。
历史给予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研究,以不同的方式凭吊讴歌。
表里山河,人文遗存。晋阳古城一路走来,历经岁月的兴衰枯荣,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壮观的一页。太原古县城,是它的历史缩影。
纵观历史,这座北方的古城闻名遐迩,历经沧桑,几经沉沦,给世人深深镌刻下难以抹去的记忆,留下了永久的文化魅力,成为三晋人民的精神家园。

(八)
新时代,新的担当。2013年开始,晋阳古城历经八年的修复保护,在三晋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新的光彩,再现明清时期太原古县城的历史风貌。
眼前的太原古县城,东临汾河,西用龙山,南壤晋源新区,北接晋阳古城遗址。
城墙竦峙,壮观雄伟,护城河如青溪,水静澹澹,城池丹凤朝阳,晋善晋美,怎不叫人怀古思远。“古阁凝眸唱晚风,诗情散做水溶溶”。
晋阳故地,四方辐辏,山光凝翠,人文璀璨。休闲观赏,民俗风情,游客参与等,国潮基地,一体化综合性文化旅游。厚重的文化元素被赋予新的价值,国粹、国风,赋予新的表达,国漫、国颜,赋予新的体验。
凤凰展翅,开城迎客。文化注入创新,古城欣欣向荣。千年古城,诗意晋阳。

武文英,六零后,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经济师。就职于介休市农业银行 ,现已退休。
现为:汾河知彼散曲社会员,介休市作协会员,榆社县诗词学会会员,介休市登山协会会员。
大家都在看
-
哪本军事小说最让你热血沸腾?我先来:背叛比子弹更致命! ——前言——本期介绍6本军事天花板小说,它们引领读者走进枪林弹雨的战场,体验铁血与荣耀的交织。本次推荐的书单,涵盖佣兵传奇、特种兵故事、谍战风云等,每一部都是军事小说中的翘楚,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战争生态 ... 军事之最05-07
-
推荐十大军事经典小说:铁血战场的生死征途与人性光辉! 1. 《狼群》·刺血 雇佣兵题材的标杆之作。主角刑天从大学生蜕变为国际佣兵王牌,在非洲雨林的毒藤陷阱、中东油田的爆炸火光中书写生存传奇。作者以毫米级精度还原M249机枪射速、C4炸药配比等军事细节,被军迷称为“ ... 军事之最05-05
-
老百姓眼中的最牛军事统帅,岳飞榜上无名,到底谁能当第一呢? 自秦代以来,在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不胜枚举。小编收集的以下八位的军事统帅能力与战绩皆堪称旷古奇才。然而,其中戚继光仅能位列第七,岳飞没有上榜,而兵仙韩信也只得屈居第二。接下来, ... 军事之最04-28
-
孙膑:智慧与勇气的化身,战国时期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杰出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而铭刻在世人心中。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天才——孙膑。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智慧与策略的化身。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探 ... 军事之最04-28
-
烽烟淬名将,谁堪问鼎?——论陆逊、关羽、周瑜、张辽之军事韬略 三国鼎立,烽火连天,英雄辈出。陆逊、关羽、周瑜、张辽,皆一时之雄杰,各展其能,名垂青史。然论军事才能之高下,孰优孰劣?若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论,四人风格迥异,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今试以史为鉴,细剖 ... 军事之最04-27
-
中国军事巨擘非官方榜单:毛主席居次席,首位究竟花落谁家? 以人民之名,铸军事传奇之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军事的力量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见证着国家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梦想。当我们深入探寻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军事发展历程,会惊觉那些熠 ... 军事之最04-23
-
诺曼底登陆: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行动之一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诺曼底登陆,这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诺曼底登陆不仅是二战中转折点,也是军事史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登陆作战之一。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一、背景介绍诺曼底登 ... 军事之最04-22
-
从屈辱到辉煌:韩信如何逆袭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韩信:从贫寒少年到军事天才的传奇人生一、起源与早期生活韩信,字公孙,生于公元前231年,故乡位于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韩信的早期生活却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 ... 军事之最04-21
-
😨韩信: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军事天才,成功与背叛的双面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韩信的崛起与悲剧正是这一点的生动体现。他的军事才能使他在楚汉之争中脱颖而出,但最终却因权力斗争而落得悲惨下场。通过深入探讨韩信的生平、成就、性格及其 ... 军事之最04-16
-
戚继光:明朝的民族英雄与军事改革家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以卓越的才能和不屈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战。戚继光,明朝时期的著名将领,因其在抗倭斗争中的卓越表现和对军事改革的深远影响,被誉为民族英雄和军事改革家。 ... 军事之最04-16
相关文章
- 毛主席在军事界的泰斗之位,不可动摇
- 韩信: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
- 最强军事实力国家十大排行榜 ,第一还是美国吗?彻底颠覆你对认知
- 中国这些世界之最,你去过几个?最后一个太震撼!
- 十大元帅:共和国的军事脊梁
- 古代六大传奇名将之最(第二期):有人运气最好,有人灭国最多
- 盘点历史大将军之最(第一期)——姜子牙地位最高,吴起最全面!
- 嘉峪关:被低估的军事奇迹,如何扼守西北千年?
- 中国近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人是谁?
-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最
- 全球最先进的十大军事基地,美俄占据9个
- 美国历代总统“十大之最”,你知道吗??
- 秦赵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你知道多少
- 哪个朝代的军事实力最强大
- 盘点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全国之最
- 2025年十大军事强国排名#强国#
- 开国十位大将,军事能力最强的是粟裕,那么地位最高的是谁呢?
- 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的十大世界之最,每一个都属于中国人的骄傲,
- 世界上在人口、粮食、经济、科技、军事上最强大的五大国
- 十年后世界最强五大军事强国分别是哪些?中国排名多少?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