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政变与左右之争:土耳其的动荡年代(1960-1980)
2023年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建国100周年。回望过去百年,土耳其国内政治格局、经济结构、军队角色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从奥斯曼到土耳其”系列文章,从历史出发,回顾土耳其“形成”进程中的关键节点。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人们在蓝色清真寺附近溜达。
土耳其习惯上被称为连接欧亚、沟通东西的桥梁。身处如此关键的战略位置,土耳其的政治思潮也经常面临左右两方面的冲击,甚至形成激烈的冲突。在独立战争时期,国父凯末尔就曾面临苏俄和欧洲影响的矛盾。最终,民族主义的迫切任务压倒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同时又欲追求以西方为模板的现代文明。直到今日,左右之争仍是透视土耳其政治的一个重要维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土耳其曾面临在东西方之间的短暂徘徊。在苏联关于海峡和领土的诉求下,土耳其很快转向了西方。新崛起的美国成了主要的依靠。1948年,土耳其和希腊一道被纳入马歇尔援助计划。1952年,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土耳其的总理阿德南·门德列斯声称,土耳其要成为“小美国”。这充分表明了其在冷战时期的阵营立场。
然而,美国援助和西方联盟并没有充分解决土耳其的发展问题。相反,民主党政府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很快导致了其经济结构的不平衡,1954年和1958年土耳其相继发生经济危机。由于担心失去政权,通过选举上台的门德列斯和民主党也日益变得专制,使用各种手段对反对派进行打压。土耳其的十年民主实验走向终结,由此开启了一个“动荡的年代”。
1960年政变与土耳其左派的兴起
1960年5月27日,土耳其发生了20世纪后半期的第一次军事政变,也由此打开了动荡年代的序幕。比较幸运的是,1961年宪法重塑了共和国的身份,并给人民以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1961-1965年间,先后出现了四届联合政府。前三次都是由伊斯迈特·伊诺努与共和人民党领衔组阁,最短的只有大概半年时间。直到苏莱曼·德米雷尔和正义党的上台,政治才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相比之下,经济方面的政策则比较稳定。1960年,政变后的政府建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63年推出新的五年计划,进口替代成为主导性的经济政策。1963-1967年、1968-1972年、1973-1976年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GDP增长率分别保持在6.7%、6.6%和7%。工业增长率更是高达10%。在这一政策下,土耳其工人的工资翻倍,从而也刺激了工会的发展。

苏莱曼·德米雷尔
在此一时期,共和人民党的左倾转向和布伦特·埃杰维特的崛起对土耳其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由共和人民党主导的1961年宪法,成为了左派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提和保障。共和人民党在60年代的执政,也为社会主义政党的合法活动提供了空间。1966年10月,在共和人民党第十八次党代会上,埃杰维特当选为秘书长,“中左”成为了该党的官方政策。1972年,埃杰维特被选为党主席。在《中左》一书中,他解释说,中左路线是对凯末尔主义的反对。同时,他们与左派的区别在于对民主的信仰。
从1961年到1967年,《方向》(Yön)杂志成为土耳其左派知识分子的重要阵地,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多安·阿武哲奥卢(Doğan Avcıoğlu)和尼牙孜·贝尔科斯(Niyazi Berkes)。他们希望通过凯末尔主义来合法化其话语;但同时对凯末尔主义进行重新诠释,特别是凯末尔的民众主义被等同于社会主义。《方向》将自身定位为社会主义的,但他们强调的是“土耳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其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而且,这一社会主义也是民族主义的,这主要基于其反资本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特征。
在美国工会主义者欧文·布朗(Irving Brown)的影响下,土耳其工会联盟于1952年成立。1967年,革命工会联盟脱离土耳其工会联盟,成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它批评后者不是真正的工会,而希望建立政治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会。在劳工运动的影响下,之后还相继涌现出了社会民主工会、民族主义工会以及伊斯兰工会。尽管策略不同,且时有冲突,工会也成为土耳其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961年2月,土耳其劳动党成立。不同于之前的社会主义政党,它主要是由工人代表而不是知识分子组成。著名律师穆罕默德·阿里·阿以巴尔(Mehmet Ali Aybar)担任领导人。据统计,27%的党员为工业工人,9%为农业工人,17%为农民,47%为知识分子、公务员、学生和手工业者。1964年,劳动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作为党的方针。在1965年的议会选举中,劳动党赢得27万张选票(约占3%),在议会中获得15个席位。选举后,阿以巴尔宣布,劳动党是一个社会主义政党,旨在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体系。劳动党的影响不在于其选举票数,而是其以意识形态为标签的政党特征。
右翼的政治力量也在同时兴起。早在1962年,反共主义同盟等右翼组织就已成立,并将伊斯兰教作为重要的工具。“理想主义之家”等逐渐发展成为右翼势力的主要社会代表。1961年,正义党在军方的保护下得以成立。1964年,苏莱曼·德米雷尔当选为新的党主席,并成为60年代后期土耳其政治的主导人物。与此同时,1960年政变的重要人物阿尔帕斯兰·托尔克什领导民族行动党,这成为了土耳其极端民族主义的代表。1968年,纳吉梅廷·埃尔巴坎创立民族秩序党,则成为伊斯兰主义的代表。
在1968年全球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土耳其的左派也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且出现激进化和分化的倾向。“革命青年”等组织的兴起是主要代表。1969年选举后,政府试图进一步削弱左派的势力,特别是希望打击革命工会的影响。这引起了1970年6月的大游行,覆盖了以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整个马尔马拉地区。大学校园成为了左右派青年冲突的重要阵地。土耳其的社会陷入混乱,再一次军事政变成为了可能。
1971年政变与土耳其的左右之争
1971年3月12日,土耳其发生了20世纪后半期的第二次军事政变。“恢复法律与秩序”被认为是政变后的主要任务,但这主要限于对左派力量的打击。4月,土耳其宣布实行戒严。5月,以色列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被绑架杀害。这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左派势力的打压。7月,土耳其劳动党被查禁。尽管民族秩序党也被禁止,但其领导人埃尔巴坎却没有上庭,且到1972年依旧可以公开活动。
在一系列的宪法修正案下,1961年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利几近被完全消除。工会、大学、出版、媒体等都受到巨大限制。1973年的《大学法》成立了一个总理领衔的监督委员会,以监视和控制学生的行动。比较悖论的是,动荡再次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甚至比60年代还激烈。1971-1980年,先后出现了十届内阁,最短的只有几个月。埃杰维特和德米雷尔轮番上台,体现了土耳其政治左右之争的胶着状态。
在1973年的选举中,共和人民党在大部分地区赢得了胜利,特别是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和伊兹密尔这样的大城市,分别获得了49.6%、49.5%和45.9%的选票。共和人民党将大城市中的寮屋合法化,并持续得到土耳其工会联盟和革命工会联盟的支持。共和人民党的执政也再次为左派政党的复兴提供了机会。1974年,土耳其社会主义劳动党成立。1975年,土耳其劳动党重组。1975年,共和人民党加入社会党国际。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共和人民党极力撇清与社会主义政党的关系。1978年,多乌·伯林切克(Doğu Perinçek)建立了土耳其农工党。
然而,在1974年出兵塞浦路斯的英勇行为后,埃杰维特并没有将此影响力转化为票箱的支持。相反,右翼的德米雷尔和托尔克什组成了“民族主义前线”的政府,一直持续到1977年。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德米雷尔在议会,托尔克什在街头。”民族行动党的青年极端组织灰狼成为恐怖主义的主要实施者,发起了一系列针对左派势力的暴力行动。“革命左派”和“革命道路”等左派组织也予以暴力回击。左派和右派的青年在大学校园发生了严重的武力冲突,主导的一方往往禁止反对的一方进入校园。德米雷尔表面上对冲突漠不关心,实际上却暗中支持右翼势力。
埃杰维特本人在竞选活动中就曾遭到石头袭击,他以在伊斯坦布尔的更大集会予以回击。在1977年的劳动节集会中,政治暴力达到了巅峰。革命工会联盟在伊斯坦布尔组织了大型集会,以反对所谓“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浪潮”。在活动快结束时,有人公然向民众开枪射击,造成极度混乱。埃杰维特的上台也没能平息土耳其的暴力冲突。仅在1978年的前15天,就发生了30起政治谋杀,导致200多人伤亡。1979年2月,《民族报》的主编阿伯迪·伊佩科奇(Abdi Ipekçi)被杀。袭击还被指向阿拉维的少数族裔,在锡瓦斯、宾格尔、卡赫拉曼马拉什等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行为。1975-1980年,超过5000人因政治暴力死亡,三倍以上的人数因此受伤。1980年夏天,政治谋杀每天都有20多起。
1975年之后的暴力冲突被认为与70年代初期左派的抗议活动有着显著不同。暴力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成为关键因素。大学校园成了冲突的主要阵地。库尔德工人党的创始人厄贾兰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兴起。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下,伊斯兰主义者在孔尼亚举行大型集会,号称要恢复沙里亚。与此同时,多年来进口替代政策的负面效应日益显著,土耳其再次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政变再次成为了恢复秩序的强力武器。
1980年政变与土耳其的右翼转向
1980年9月12日,土耳其发生了20世纪后半期的第三次军事政变。作为军队的总参谋长,凯南·埃夫伦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主要统治机构,这一直持续到1983年的选举。在当夜的电视和广播讲话中,埃夫伦强调,这是“我们国家最严重的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国家委员会宣布取消宪法,解散议会,关闭政党,并逮捕其领袖,工会等社会组织也被禁止。作为60-70年代的核心政治人物,埃杰维特和德米雷尔都处于监禁状态。

凯南·埃夫伦
1982年新修定的宪法展现出非常鲜明的保守特点,为此后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它使军方势力凌驾于文官之上,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主要的代表。它限制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以防止民众的政治化。一个特殊的机构是高等教育委员会,它剥夺了之前大学的自主权利。此外,该宪法还试图利用宗教意识形态对青年社会化,以克服之前左派思想的影响。民族行动党的领袖声称:“我们的身体在监狱,但我们的意识形态却在执政。”
1983年的选举让图尔古特·厄扎尔和他的祖国党成为新的执政者。1987年,厄扎尔和祖国党再次赢得选举。1989年,厄扎尔接替埃夫伦成为总统,直到1993年突然去世。在厄扎尔的治下,土耳其采取了一种双重政策: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
跟随撒切尔和里根,厄扎尔倡导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他提出了一个三重政策计划:在短期内提高支付平衡和降低膨胀;在长期内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实现从原来内向型经济和工业化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这一政策最成功的地方体现在出口。1979年,出口额只有23亿美元,占GDP的2.6%;到1990年增长到130亿,占GDP的8.6%。其中,制造业的出口从总额的36%增长到了80%。经济发展成为厄扎尔政府合法性的主要基础。
在社会文化方面,军政府和厄扎尔则采取了土耳其—伊斯兰一体化的意识形态,以限制左派思想的发展。这一概念最初由理想主义之家的主席易卜拉欣·卡菲斯奥卢(İbrahim Kafesoğlu)提出。1982年,在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国家文化报告》中,它变成了土耳其的官方文化政策。根据新的宪法,宗教教育成为公立学校的必修课。厄扎尔本人和纳克西班迪教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祖国党统治时期,土耳其每年新增约2000座清真寺。伊玛目—哈特普学校和《古兰经》课程也在这一时期急剧增加。
厄扎尔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推动了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安纳托利亚之虎”(Anatolia Tigers)的发展。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力量。沙特投资的注入也加强了伊斯兰和资本之间的联系。1983年,福利党作为“民族观念”运动的最新代表兴起。在1994年的地方选举中,它赢得19%的选票,在28个市获得胜利,包括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1995年,它获得21.6%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并于1996年组成了以埃尔巴坎为总理的联合政府。这后来引起了土耳其历史上的又一次军事政变。
结语
20世纪后半期的三次军事政变成为了土耳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分界线。著名土耳其研究专家威廉·海尔指出,“土耳其战后政治中的三次军事干涉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每一次军方都在经过相对短暂的波折之后归政于民。” 这使土耳其的政变显得非常例外,既不同于拉丁美洲的情况,也不同于其中东的邻居。政变影响了土耳其的经济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但却维持了国家的基本机构。这体现了土耳其政治体系的独特特征,包括政党机制、军民关系、西方的影响等。

当地时间021年7月15日,土耳其安卡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向一座纪念碑献花,纪念在7·15军事政变中无辜丧生的受害者。
土耳其左派力量的兴起,一定程度反映了二战后欧洲社会民主思想对土耳其的影响。特别是,共和人民党的中左转向,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美国的工会主义思潮也对土耳其的工会运动有指导性的效应。1968年全球学生运动的兴起对左派力量具有相当的推动作用。另外,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也进入了土耳其,在青年学生中激起了一股浪潮。20世纪60-70年代,土耳其相对脆弱的政府则为左派力量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空间。
1980年政变改变了土耳其政治的整体态势,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成为主要标签。表面上的民主和实际上的强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反映了土耳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土耳其—伊斯兰一体化意识形态的兴起,部分程度上解决了60-70年代左右派之间的权力之争。然而,政治伊斯兰的兴起也动摇了国父凯末尔的世俗主义根基。90年代福利党的短暂胜利只是一个信号。21世纪初期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连续20多年的执政,则成为这一转变的后来注脚。
大家都在看
-
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十位开国中将,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铁血战将 开国中将里最能打的十位将军,没上过军校却把西方列强打服了。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将领,硬是靠二十多年战场拼杀,练就了一身真本事。梁兴初带出“万岁军”,秦基伟死守上甘岭,陶勇炮轰英国军舰——他们用战绩证明:战 ... 军事之最07-19
-
除了毛主席,我军中能被称为“军事天才”的还有3人,他们是谁? 1644年,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施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与世界脱轨,领先世界几千年之久中国开始逐步落后于西方,使得地大物博却无自保能力的中国成 ... 军事之最07-19
-
史上公认的三大军事奇才,拿破仑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都来自中国 文 | 地缘历史档案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你可能以为世界军事史上最顶尖的天才非拿破仑莫属。错了。他确实强,但只能排第三。如 ... 军事之最07-19
-
铁甲禁令:解码中国古代最严苛的军事管制 公元前154年的长安廷尉府内,七旬老将周亚夫凝视着牢房石壁上斑驳的苔痕。五日前,当廷尉质问"君侯纵不反地下,亦欲反地下耶"时,这位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名将突然剧烈咳嗽,殷红的血沫溅在青灰色的石砖上。 ... 军事之最07-19
-
我军顶级的军事天才只有一人,他打的仗,西点军校复盘也打不出来 2024年,随着一则关于毛主席被誉为“我军顶级军事天才”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中外军事学界掀起新一轮激烈讨论。有人称,哪怕是全球最著名的西点军校,也难以复盘出毛主席所指挥过的那些惊世之战。“他打的仗,西 ... 军事之最07-17
-
李牧不死,赵国不亡?战神陨落背后的千古疑案 图片取自网络公元前229年冬夜,邯郸城死寂如墓。相国府内,李牧猛然抽出佩剑,寒光映亮案头未写完的《御秦策》。院外甲士的脚步声如雷逼近,火把将窗纸染成血色。"将军快走!"亲卫撞开门嘶喊,"王令已至 ... 军事之最07-17
-
美澳主导19国"护身军刀"军演创规模之最 七月的南半球寒风凛冽,澳大利亚海岸线却因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盛宴而沸腾。2025年7月13日,由美澳联合主导的"护身军刀"多国联合演习在澳大利亚全域拉开帷幕,这场持续23天、横跨两大洲的军事行动,以其空前 ... 军事之最07-17
-
左宗棠为何是梁启超眼中的五百年第一伟人?且看他的三大军事成就 左宗棠这个名字,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太在意过,反正梁启超算是下了定论,说他是五百年第一伟人。光这帽子压下来,谁都得愣半天!可要是细细扒拉他的来路,反倒有点不忍心——说不上多厉害,也没有出将入相的门第 ... 军事之最07-13
-
长平血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惨烈的围歼战 引言在中国漫长的战争史上,没有哪一场战役能像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那样,以如此残酷的方式改变历史的走向。这场秦赵两国之间的生死对决,不仅决定了战国时代的最终格局,更以其空前的血腥与规模,成为中国冷兵 ... 军事之最07-13
-
韩信:楚汉争霸的军事奇才与历史传奇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建立离不开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韩信。他出身平凡,却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楚汉争霸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战术智慧、战略布局,甚至个人命运,都充满传奇色彩。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 军事之最07-12
相关文章
- 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军事水平到底有多厉害?看看曾国藩如何评价
- 为什么说刘邦的军事实力仅在项羽韩信之后?
- 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之路,三国最复杂的军事政治巨头
- 一朝一名将之汉朝霍去病,流星般璀璨的军事传奇
- 韩信未央宫斩首:刘邦对军事天才的恐惧绞杀
- 揭秘中国军事力量:明星装备陆战之王VT-4最高端出口型主战坦克
- 张爱萍:中国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开国将帅传奇之十一
- 俄乌这么一打,中国常规军力的实力再也藏不住了
- 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从草根到传奇。
- 航母核潜艇,B2轰炸机,密度最高反导网络,关岛军事实力有多强?
-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至尊,那个改变中国历史的军事天才!】
- “兵仙”韩信: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回顾他的传奇一生
-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 重谋势、善造势、巧乘势、因势利导是毛主席军事谋略的高超艺术。
- 谁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军事助手?
- 为什么毛主席被称为军事奇才,千年一遇?你看看长征时的三件事
- 韩信:汉初的军事奇才与“兵家之祖”
- 韩信:被誉为“兵仙”的军事奇才——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强?
-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 百年难遇:全球3大军事强国同年阅兵,美国这次已经先拉了?
热门阅读
-
战区司令秦伟江 砸店事件背后的真相 07-14
-
南斯拉夫战争始末,强奸妇女惨无人道 07-14
-
98印尼排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印尼华人暴乱 07-14
-
高燕生的父亲是高岗,曾与习仲勋是共患难的战友 07-14
-
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最终绑在树上折磨致死 07-14
-
国共内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中共又为何取得胜利? 05-08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十个超级炸弹,仅次于核弹了 07-22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北星之光位居榜首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