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旅行文学

发布者:姑苏一狼 2023-1-1 03:37

随看随想

是好风景吸引了旅行者的目光,还是旅行者的观赏与描摹成就了好风景?纵览文学史不难发现,“风景”与其说是不言自明的,不如说是被新眼光发现的。好风景背后无不有着传世名作的“加持”,一代代旅行者的书写将自然山水改造为独特的文化与审美的场域,而他们的文章在山水之外也透露了个人际遇、时代变迁与文学消长的秘密。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何瞻的研究后,读与行或许都会更开阔。(孟岳)

——————————————

按字面意,“游记”,即“对游览的记录”。这个术语有时被扩展为“游记文学”。这是《辞海》对“游记”的定义:

游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游”这个字有一个迷人的词源。中国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游,旌旗之流也”。这个注释暗示了一种自由无拘束的运动。因此,“游”常指一种以享乐为目的的旅行。这是我们需要记住的关键点,因为大部分的中国旅行文学都是为纪念愉快的远足而写成的。同样,有几个在“游”字前加单字组成的双音节词,指的是头脑中想象的、没有目的地的行为,例如,目游、神游、心灵之游、卧游和梦游。这些词指的不是物理的游览,而是一种想象的、在人的思维中发生的“漫游”。

作为动词的“游”经常被拿来与“行”比较。在古代汉语中,“行”常指那些必需的旅行,例如政府公务出行。“游”和“旅”也不同:“旅”常指一人以上有具体目的的旅行,并带有一种“畏惧感和危险感”。中国旅行文学的作者几乎一致地选择了“游”这个字,而“行”仅在形容长途旅行的时候被偶尔使用。除了在现代汉语中充作日常用语,例如“旅行”一词,“旅”这个字眼极少在传统游记中出现。

在传统书籍目录,尤其是历代正史的《经籍志》中,可以被归类成“旅行文学”的文本常被放置在与“历史”“地理”和“传记”有关的标题下。虽然类书中偶尔会出现一个叫“杂记”的类别(不是体裁),其中常包含一个名为“纪游”的子类别,但在传统书籍目录或散文选集里,从来没有一个专名被指定标识这些记载访古、宴游或山水美景的作品。在西方和中国的语境里,“山水”一词及其概念有悠久的历史,并因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具有多重含义。我理解的“山水”是指一处无论远近,都可以在特定位置或地点来观看的一个地表物理部分。在中国旅行文学的语境下,“山水”常指令人向往的,或是审美上令人愉悦的一部分陆地或水域。西方旅行文学中的观看者常常在一定距离之外欣赏风景;而许多中国的优秀旅行作家与此不同,他们一直在追求涉足山水之间,也正因如此,他们总是身处风景之“内”。

不同于欧美旅行文学的繁杂性质,中国古代游记的作者大多是士大夫。西方的中国研究者通常把这类特殊人群称为“文人”“士绅”或“精英”。这些人的童年时间全部用来准备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他们通常会获得终身的、受人尊敬的政府职位。作为士大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需要在各省之间频繁旅行,在一个官府和另一个官府之间辗转。有时,宦途会把他们带到中国偏远的地区。除了鲜见的几个例外,明代晚期以前所有的传统文学基本上都是由士大夫创作的。他们并不像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作家那样,以外来者的视角观察一地。他们的文化资本被读者广泛接受。例如,当一个中国士大夫观察和描述一个陌生地区的风俗时,他通常能理解这些风俗,并能把它解释给读者。他可以告诉读者为什么这些事情值得关注。这也适用于那些描述名胜古迹的作品。中国最杰出的游记作家总是可以十分称职地引导读者。

为了帮助读者大概了解这些资料所涉及的时代概况,在此,我提供几个基本的观察。

第一,中国旅行文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发源于六朝,在唐代得到显著发展,在宋代成熟,到了中晚明,达到了高度繁荣。在清代,虽然有一些杰出的游记作家延续着宋、明的传统,如张岱、顾炎武、袁枚,但此时游记书写出现了新方向和新关注点。

第二,中国旅行文学在各个朝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体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源自作者和观众之间,以及文学环境和文化机构之间的灵活互动。

第三,本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后来的作品如何与早期的作品发生关联。实际上,与中国诗歌不同,中国传统散文游记似乎很少有直接的文学借用,也就是说,作者很少模仿前人,也很少举用前人名句。正如田晓菲指出,中国旅行文学是“个人化的”。换句话说,中国的旅行家们从来没有以完全一样的方法去观看、描述同一个地方。

第四,中国游记文学的一个关键性质是视觉品质。从根本上说,游记作家在创造电影式的语言图像,从而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观看”这个地点。这个概念对理解中国游记文学至关重要。当代评论家余光中曾这样描述:“感性的”,而不是“知性的”语言在山水游记中最有表现力,因为作者提供的感官信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余光中还提到,单有视觉性是不够的,其他的感官体验——听觉、嗅觉、触觉,甚至是味觉——都应被游记作家充分利用。对余光中的洞见,我还想补充一点:一个能从本质上把游记文学和其他类型的散文区别开来的性质,是游记通过空间和地方叙述人的移动。这种动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游记文学的质量——它使游记区别于那些静态的山水描述,在这些静态描述中,景色的细节就如同购物清单一样被机械地陈列出来。最成功的游记文学作家总是让他们的视觉和感官描写充满动感,从而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使文本中的山水活了起来,也帮助读者体验了这次旅行。但无论是哪国作品,游记的最终价值是作为第一手观察,提供给人们一个观看陌生地方,或用新视角重新认识老地方的窗口。它也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作者的事情,包括他的价值观、世界观,反过来也能让我们了解他身处的社会。这恰恰是弗莱所说的体裁研究中产生的“关联”。

(选自何瞻《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冯乃希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8日第9版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