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纪录,北京!预计三至五年内,将可接打“量子电话”
拍摄一张照片,点击发送按钮,短短几秒钟,一张图片在量子光的运载下穿过长达100公里的光纤,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100公里,国际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纪录就诞生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5年来,量子院作为本市首批支持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已孕育出一系列世界级科研成果。打破科研单位之间、学科之间、科研与产业之间的“三堵墙”,新型研发机构以开放创新的大胆探索,集聚全国乃至全球顶尖人才的聪明智慧,在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创新故事
阻止“窃听风云”
量子直接通信距离创世界纪录
告别窃听风云,量子通信因极高的安全性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量子信息领域的三位科学家,进一步引发全球对量子科技的高度关注。
北京在量子研究领域优势明显。早在2000年,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就带领团队提出了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利用量子态的特性,我们可以在信息传递时边检查、边通信。暗中窃听会引发量子态的状态改变,对方既不能隐藏窃听行为,也无法窃取任何信息。”龙桂鲁解释,量子直接通信将传统保密通信的密钥分发和密文传输双信道结构,改变为单信道结构,不仅能够感知窃听,还能够阻止窃听。
不过,当2016年龙桂鲁带领团队启动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的研制时,工程化实践的短板制约凸显出来。“高校科研小团队的力量远远不够。你很难要求物理系的学生通晓电子、半导体、软件编码等技术,所以初始产品里藏着一些小问题,影响了优化升级的脚步。”
这也折射出当时北京量子研究的不足: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争相发力,但科研力量分散,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2017年12月24日,由北京市政府发起,联合多家顶尖学术单位共同建设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作为北京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之一,量子院迈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大力引进全球量子科技领域人才的同时,还组建起一支高水平工程师组成的技术保障团队,打造产学研全链条畅通的科研平台。
2019年,龙桂鲁以“双聘制”形式加入量子院,担任该院副院长。在这里,财政科研经费实行“负面清单”,设备采购能“一键下单”,研究团队充分感受到新机制下科研进展的“日新月异”。随着软硬件工程师陆续加入团队,新一代样机在设计上更加成熟。

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里,龙桂鲁教授与研究人员正在进行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研发。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龙桂鲁团队在量子院接连取得突破性成果:2020年成功推出世界首台实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率先实现10公里光纤链路每秒4千比特通信速率的量子保密通话;同年,通过编码优化,直接通信距离提升至18公里;2022年,龙桂鲁团队和清华大学教授陆建华团队合作,设计出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新系统,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一举刷新至100公里,创下世界纪录。
这意味着,依靠现有的成熟技术手段,城市之间已能实现点对点的量子直接通信。
接打量子电话
将在3至5年内实现
基础研究科研周期长、投入大、转化难,科研人员往往要坐“冷板凳”。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吸引科研人员不断深入前沿领域。
“一个科学发现到底‘有没有用’,我们无法预计,但如果不去做,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中科院物理所怀柔研究部主任吕力表示,没有基础研究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
量子理论诞生在百余年前,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而利用量子的特性推动量子通信等领域走向产业化,便是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量子革命的目标。“量子技术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最快的领域之一,量子院正是用灵活的体制机制打通了瓶颈,推动基础研究的成果向产品化应用转化。”龙桂鲁说。
从实验室到产品的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测试新一代量子直接通信样机时,信号怎么也无法接通。为了找到故障点,团队颇费了一番工夫,花费数月排查了数百个零部件,迷雾终于被拨开——两条光纤在对接时出现了误差,虽然误差不过毫厘,却导致光路中断。
工程师仔细调整后再测试,通了!
现在,第二代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的通信速率达到了每秒千比特的量级,能够稳定实现图文传输,并且已从“一对一”通信发展到了多人“群聊”,初步构建起了量子直接通信网络。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内,研究员正在进行科研工作。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在量子院做科研,很舒心。”工程师宋啸天去年加入了龙桂鲁团队,最近,他正向新一代量子直接通信系统的芯片发起挑战。上个月,他还在为芯片过高的误码率苦恼,通过反复摸索、尝试,终于有了新突破——通过对关键部件重新设计,芯片误码率降至3%,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凑小巧。
近期,龙桂鲁要把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带出实验室,利用已铺设的光纤网络进行测试。“我们要让技术在真实环境中接受考验,再做进一步优化。”龙桂鲁预计,3至5年内,量子直接通信网络将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接打“量子电话”、发送“量子信息”将可触可及。
北京“四不像”研究所的
创新“超能力”
与龙桂鲁相似,陆续加入量子院的顶尖人才纷纷感受到北京推进前沿创新的加速度。
2019年,长期从事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研究的于海峰入职量子院。他快速组建起具有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不同专业背景的40余人科研团队,围绕建造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的总目标发起攻关。
同年,32岁的常凯在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虽然没有知名头衔,量子院依然看到了他的科研潜质。在加入量子院并组建低维量子材料团队后,短短2年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就登上了《科学》杂志。“量子院对于青年科学家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让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室,不必因为经费问题而做出种种妥协。”常凯说。
以研发高速光纤量子密钥系统而闻名的袁之良在2021年归国,担任量子院首席科学家。量子院对其科研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天为单位计算。从签订聘用合同到在岗投入科研,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他所需要的科研设备论证、300平方米实验室改造、科研团队组建工作全部完成。
新的运行体制、新的财政支持政策、新的绩效评价机制、新的知识产权激励、新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量子院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新的世界纪录在这里不断诞生。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量子计算装置下全力攻关。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2021年中关村论坛上,于海峰团队的重磅研究成果发布——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标志着我国在超导量子芯片研究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今年3月,袁之良团队的实验室发布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创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615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这种开放式架构设计简洁,能极大节约量子网络系统的建设成本,助力未来实现在城市间拨打“量子语音电话”。
“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不少科研人员将新型研发机构亲切地称为“四不像”单位。正是这种“四不像”的探索,打破了基础研究与产业的隔膜,成功激发和凝聚科学家精神,让北京原始创新和前沿探索呈现出“千里马”竞相奔腾的蓬勃生机。
大家都在看
-
GOMU超马世锦赛,男女冠军刷新世界纪录 美国长跑运动员梅根·埃克特刷新女子纪录。4月28日至5月4日,GOMU超马世锦赛在法国南部瓦隆蓬达尔克举行,俄罗斯运动员伊万·扎博尔斯基(Ivan Zaborskii)和美国长跑运动员梅根·埃克特(Megan Eckert)在六天六夜 ... 世界记录05-06
-
这个创造世界纪录的团队,想改变一点点世界 ■中国科学报记者 陈欢欢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的“朋友圈”中,至今流传着他认真写论文、催导师改论文的故事。但发论文不是陈海生做科研的初心。“现在发表的文章,5年 ... 世界记录05-06
-
54秒60!美国选手沃尔什一天之内两度打破女子100米蝶泳世界纪录 直播吧5月5日讯 在昨天结束的美国职业游泳系列赛女子100米蝶泳中,沃尔什一天之内两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在预赛中,沃尔什游出55秒09,打破了自己之前保持的55秒18的世界纪录。在决赛中,沃尔什以54秒60的惊人成绩再破 ... 世界记录05-05
-
男子400米栏:世界纪录保持者瓦尔霍姆47.28秒夺冠,谢智宇第八 5月3日,2025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男子400米栏对决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瓦尔霍姆47.28秒夺冠,谢智宇第八。瓦尔霍姆以47.28秒的成绩夺冠,距离赛会纪录47.27仅差0.01秒。中国选手谢智宇以49.66秒的成绩获得第八名。 ... 世界记录05-04
-
揭秘!那些你从未听说过的神奇世界纪录 在这个充满奇迹与挑战的世界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断见证着人类的极限与创造力。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纪录,还有不少稀奇古怪、令人大开眼界的世界纪录,今天就带大家一同探秘。世界上最大的橡皮筋球:一座色彩斑斓的“ ... 世界记录05-04
-
万架无人机惊艳越南夜空,100%成功率,“中国智造”创吉尼斯记录 4月28号晚上,越南河内的夜空被中国科技点亮!来自深圳大漠大智的1万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无与伦比的精准与创意,为越南战胜利50周年献上了一场史诗级的视觉盛宴!巨龙盘绕、和平鸽展翅、越南国旗与胜利符号璀璨生辉 ... 世界记录05-03
-
伦敦马拉松赛:阿塞法破纯女子世界纪录 原标题:伦敦马拉松赛:阿塞法破纯女子世界纪录埃塞俄比亚女将阿塞法27日在伦敦马拉松赛上夺金,同时以2小时15分50秒的成绩刷新纯女子世界纪录。4月27日,选手们从伦敦塔桥上跑过。当日,2025伦敦马拉松赛举行。新华 ... 世界记录04-28
-
这个团队凭何十二次刷新世界纪录? “光荣属于劳动者”原标题: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引题)十二次刷新世界纪录(主题)人民日报记者 李蕊再一次刷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作为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 ... 世界记录04-27
-
十二次刷新世界纪录(光荣属于劳动者) 本报记者 李 蕊张连钢(中)与团队成员讨论自动化码头设计方案。 资料图片每小时60.9个自然箱!在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桥吊的平均单机作业效率再一次刷新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的世界纪录。作为 ... 世界记录04-27
-
祝贺!18岁中国女孩,破3个世界纪录! 2025射击世界杯秘鲁站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浙江运动员王子菲以254.8环的成绩并打破了此前由队友黄雨婷保持的世界纪录、世界青年纪录夺冠,另外一名浙江选手韩佳予获得第二名,另外一名中国选手范馨仡夺得第三名,中 ... 世界记录04-23
相关文章
- 18岁姑娘,破世界纪录!
- 一口气看完俄罗斯十大世界纪录
- 重大突破!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 宁波产新能源车再“上新”,打破纯电领域吉尼斯纪录
- 阿莱克纳刷新男子铁饼世界纪录
- 探雷鼠“罗宁”创“探雷最多鼠类”世界纪录
- 载入史册的一周,世界纪录被接连打破
- 又一项风力涡轮机世界纪录诞生 这次不是中国创造的
- 柬埔寨一巨鼠嗅出109枚地雷,刷新世界纪录,排雷当成解谜游戏
- 江苏15岁少年,超世界纪录
- 15岁超世界纪录,这个中国少年不简单
- 15岁,超世界纪录!
- 饺子吉尼斯挑战赛开幕 解锁孝敬长辈的方式
- 饺子吉尼斯挑战赛别开生面 传承中华文化好家风
- 仅存活12小时!美国登月失败原因曝光,嫦娥七号将去创造世界纪录
- 明天,随州将诞生世界纪录!
- 未来可期!中国15岁小将两超速度攀岩世界纪录
- 探索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0个奇葩故事!
- 速度攀岩中国15岁小将超世界纪录
- “大漠大”万架无人机 多次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热门阅读
-
世界上最大的男性生殖器,奇人的丁丁长度达34厘米 07-10
-
十种最舒服的安乐死,千万不要尝试哦! 07-11
-
陈冠希张柏芝艳照门图片曝光,堪比激情大片(高清) 04-26
-
巩新亮整容前后差异大 网友直呼惨不忍睹 05-05
-
张柏芝私人相册照片流出,尺度大的惊人(艳照门图) 05-06
-
美国史上最惨不忍睹的分尸案,黑色大丽花惨案 04-25